为深入贯彻落实《长安大学关于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施意见》要求,引导新入职教师系统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理论与技能,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学校组织开展了2024-2025学年新入职教师教学基本功系列培训,累计130余名新入职教师参与学习交流。
10月15日上午,首场培训以“高效课堂教学秘籍:教什么?怎么教?”为主题,特邀西北大学赖绍聪教授主讲。赖绍聪从教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凝练、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优化四个方面展开,为新教师提供了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的教学能力提升路径。他强调教育应从“知识传递”转向“主动建构”,通过“问题驱动”重构课堂,设计真实情境与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综合素养。

10月31日下午,第二场培训设置“教学成长路径”与“课堂表达技巧”两个环节,促进新教师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协同提升。第一环节是“匠心筑梦·青年教师教学成长之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莹璐副教授主讲。她以“青教赛”引入,阐释了新教师“上好一门课”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并以竞赛为标准展示了如何做好教学设计与多元互动式教学过程,引导教师将“学生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第二环节是“教师课堂表达发声技巧与嗓音保健”,特邀陕西师范大学何明家老师主讲。何明家系统讲解教师课堂发声原理,结合教学场景示范了正确发声原则与方法,剖析课堂话语体系常见误区,并针对教师职业特点提供科学训练建议,帮助新教师提升课堂表达感染力。


11月5日上午,第三场培训题为“以‘大先生’之志育时代新人——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与实践深耕”,由西北大学陈莉教授主讲。陈莉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阐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关系,详细介绍了课程思政“四维融合”机制与“五步精进法”,并指出课程思政需要“自然有高度、准确有精度、时机要适度、用情有温度”,通过“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引导新教师将价值塑造融入教学全流程,争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审稿:赵现伟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