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上午,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校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2025年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开幕式暨“人工智能”长安大讲堂第1讲在北校区师生服务大厅二层第二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李文雄出席会议,大会由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妍主持。
李文雄强调,“人工智能”长安大讲堂作为学校重点打造的品牌学术活动,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伦理规范、产业落地等关键议题,开展基础知识普及、前沿学术探索及互动实践环节,助力研究生把握科技发展脉搏,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灵感。他对学校全体研究生提出四点期望:一是锚定时代方向,涵养家国情怀;二是坚持跨界融合,激发创新活力;三是恪守学术诚信,筑牢立身之本;四是强化实践担当,锤炼过硬本领。
研究生院执行院长王来军宣读学术活动月方案,明确以“厚植学术根基,开拓思想新境”为主题,通过组织开展学术讲座、学风座谈会、研讨沙龙等系列高品质、多元化的学术活动,构筑“楷模带动、同侪共进、互学共鉴”的成长支持体系,推动学术资源共享,加强学术交流合作,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助力学校学术繁荣发展。

颁发纪念证书
大会上,李文雄向西安交通大学兰旭光教授颁发“人工智能”长安大讲堂纪念证书。随后,兰旭光教授作了题为“具身智能:走向人机共融的未来”的报告。
本次报告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对学科带来的冲击、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具身智能的进展与挑战三个方面展开。兰旭光教授指出智能与计算正在重构学科知识发现的方式,并持续与其他领域交叉融合,推动几乎所有学科的进步与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AI发展的重要趋势,正引领该技术进入新阶段。他认为随着大语言模型如ChatGPT、PaLM、LaMDA等在思维推理能力上的不断突破,AI技术不仅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研究假设、创新思路以及跨领域的研究建议,还可以实现全过程独立完成科研课题,包括提出问题、执行研究和结果可视化。兰旭光教授还详细介绍了具身智能当前的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兰旭光教授作报告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团委,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教育研究与评估中心,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研究生培养学院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各院系研究生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会议。
(审稿:王妍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