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3届校友、青年导演龚洵编剧执导的电影《最后的心事》研讨会在人文学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西安市作家协会、长安大学人文学院、西部电影理论及创作研究基地主办。省市著名学者、文艺评论家、片方主创代表,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广播影视系、中文系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本次会议。研讨会由长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杜智民主持并致辞。
研讨会
杜智民表示,龚洵作为长安大学人文学院的优秀校友,毕业十一年,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今年5月1号,龚洵导演携两部电影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嘉年华一经亮相,获得一致好评,影响很大。杜智民简要介绍了长安大学及人文学院的办学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人文学院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龚洵校友表示祝贺,并对未来的创作之路寄予深切厚望。
研讨会上,著名学者、评论家商子雍评价电影看得进去、看得下去、看得投入,小人物的亲切感体现了大变革时代普遍性的情绪,同时盛赞了电影对方言的使用。深圳市文联副主席、著名编剧、一级作家杨争光认为,“影片最好的是在表达不易的时候不卖惨,每一个段落都把握准确,电影看起来很朴素,但是有诗意东西在里面。”西安市作协主席穆涛直言喜欢这种调子的电影,他表示在我们今天这样的时代中,应该有这样沉得住气的电影。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张艳茜对片中的台词“日子好混得很呐!”很有感触,在描述“回不去的乡村”和“融不进的城市”这些信息量时写得深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裴亚莉说:“影片对于生活日常呈现的美学自觉,不是没有训练没有想法的人偶然拍成,这是一部兼具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和历史感的电影。”
研讨会上,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的专家教授一致认为,《最后的心事》是一部“戳人”的电影,是一部真诚的影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做到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三性统一”。影片留住了乡愁和记忆,看完有很强的共情感和代入感,尤其是在缓慢叙事中能看出社会变革这些深层次的内容,就像平静的海面下的暗潮涌动。各位专家指出该片以其质朴而写实的乡村画面,以及深刻刻画的经典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流动景观,主题鲜明、故事具体、视角敏锐,是电影艺术的佳作,对推动电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影片的编剧、导演龚洵在研讨会现场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初衷和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她表示,希望通过这部作品传达出对亲情和对人性的关怀,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总制片人陈鸿昌表示,电影横跨4地拍摄,主创团队历经艰难,秉持着最大的诚意。监制、制片人赵德峰称这是一部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电影,是一部跟当下普通群众生活紧密联系的电影。他期待影片和观众正式见面后,能够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
电影《最后的心事》围绕“故乡”“亲情”核心意象建立返乡的叙事模式,讲述了一位与子女同住在城市的老人,于70岁生日之际返乡寻亲的故事,通过对兄弟姐妹的探访过程,描绘了一幅流动的中国社会景观。日前,该影片荣获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SHOW TIME“永不落幕”推荐影片。据悉,《最后的心事》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全国院线上映。
(审稿:李宏伟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