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赴陕西宝鸡、甘肃兰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28作者:外国语学院来源:外国语学院 字体: 设置

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脉络与发展现状,探索非遗文化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之道,长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寻迹非遗·筑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16日至7月22日赴陕西宝鸡、甘肃兰州两地,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秦风古韵传千载,宝地非遗映万彩。16日至19日,实践队员们先后前往宝鸡市凤翔区文化馆、六营村和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参观。通过交流采访、实践体验等方式,实践队员们对凤翔当地非遗技艺的基本概况、传承发展以及传播途径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凤翔积极探索非遗技艺的传播新途径,以文创产品、文旅融合、品牌合作等形式为依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扩大了当地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为非遗技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展现了它们在现代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全新机遇,同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凤翔区文化馆馆长吕忠强向实践队员介绍非遗展品

邰伟伟老师讲解并展示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丝路重镇历久弥新,黄河之滨寻迹非遗。20日至22日,实践队在甘肃兰州参观走访了阮氏葫芦艺术馆、城关区金城关“五馆”、安宁区文化馆以及仁寿山非遗文创街。实践队员与安宁区文化馆免费开放接待部主任朱建玲、群文活动部主任贾静芳、兰州市安宁区工艺美术协会会长汪波等进行交流。在与老师们的深入交谈中,实践队员们深刻意识到,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他们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积极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始终保持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情,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发扬,为地方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阮琳向实践队员介绍兰州刻葫芦

贾静芳向实践队员介绍文化馆内的非遗展品


寻迹非遗续根魂,筑力振兴显担当。长安大学赴陕西宝鸡、甘肃兰州“寻迹非遗·筑力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结为价值导向,深入了解非遗技艺,对话非遗传承人、守护者,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争做非遗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助力非遗文化与地方经济不断发展。


合影


(审稿:勾小群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