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 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巩固拓展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成果,着力加强对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引领,不断提升高校共青团工作质量水平。近年来,未来交通学院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实践育人多维路径,结合专业特色打造“思想淬炼、协同联动、价值塑造”的“三维”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共青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教育引领团员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构建“大课程”-加强思想淬炼,点燃信仰之光。未来交通学院充分发挥作为人才培养示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集中优势,不断加固思政课的主渠道,强化思政课与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内在关联,突显“专业+实践+思政”元素的特色化。学院团组织从平台、地位和体系三方面构建其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工作格局,提升人才培养工作中实践育人的精准度。
一是筑牢理论思政“云堡垒”,拓展实践育人“宽平台”课程功能。学院团组织精准衔接思政课教学内容,坚持用“青言青语”打造立体式学习平台,将精品读书会、主题团日活动等作为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感悟思想和实践伟力。策划开办学生骨干素质培训营系列专题,包括学生骨干基本素养、应用文写作、社交礼仪、摄影及视频制作技能、心理团体辅导等11个主题,提升学生骨干群体的思想性与业务性水平。
二是扎实开展“青马工程”教育,巩固实践育人“核心带”课程地位。印发《未来交通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学员培养体系。同时,紧紧围绕培养方案对应课程模块,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贯穿学年开展主题授课、交流分享、素质拓展、红色观影、结业考核等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形成“精英训练营”学习实践系列项目94期,推文阅读量超20000次,切实推进多维度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三是发挥第二课堂矩阵平台特色,完善实践育人“多通道”课程体系。学院团组织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现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劳育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4个类别第二课堂课程全覆盖,注重引领青年投身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学生结合交通学科专业特色,前往泾河新城产业发展集团等企业开展深度互动反馈交流,通过“产业出题+学生答题”的模式,切实助力学生专业课程与技术迭代创新实现交叉融合。
建好“大师资”-聚焦协同联动,澎湃创新动能。未来交通学院坚持系统思维,围绕“大师资”建设,发挥思政课主导,多元师资力量参与的协同育人力量,打造覆盖青年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大思政课”育人共同体。学院团组织注重从顶层设计到举措成效,结合“三个强化”举措,打造以专业教育、平台资源、育人载体三大元素为基底的稳态育人成长模型,探索拓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新路径。
一是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学院团组织坚持构建青年思想教育融合科创实践体系,将常态化主题教育融入学生科创育人工作。近年来,学院团组织通过每学年举办科创“微讲堂”、一对一辅导竞赛“微实践”、“科创训练营”“科创赋能会”等主题培训80余次,逐步形成以“党建+科创”新型实践育人工作模式。二是强化平台资源建设。学院团组织结合育人工作和人才培养需求,将“大先生”请进“小课堂”,打造以院士、专业导师、辅导员、学业导师为主体,以朋辈导师为补充的特色联合育人团队,孵化品牌项目,结合“科创导航+朋辈结对”形式,与思政课形成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良好效果,积极推动未来交通概念设计大赛体系化落地,每年覆盖全校交通运输相关专业学生2000余人。三是强化载体构建形式。依托“长安大学-华为”校企合作平台,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打通智慧交通领域人才供需精准对接高效通道。学院团组织多次组织师生前往中建科工集团、华为公司西安研究所等地开展专题研学,引导青年学生培养生涯规划意识,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建设“大课堂”-凝聚价值塑造,扎根基层锻炼。未来交通学院以“大课堂”拓展育人场域。注重搭建“大课堂”,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突出实践导向,丰富实践育人内涵和形式,让青年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学院团组织精心策划,积极搭建实习实践平台,通过“群体+个体”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共青团在学生实践活动中的协调作用,构建实践育人新范式,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展现青春担当。
一是在志愿服务中展现青年风采。学院团组织与蓝田曙光救援队、碑林区拉拉手特教中心、未央宫敬老院等签约志愿服务实践基地,策划形成“心肺复苏·成‘救’你我”“手拉手传温暖·心连心筑未来”“劳动践于行·美德润于心”“敬老铸美德·温情暖心间”等4个模块主线品牌在内的劳动教育系列实践活动。依托“志愿汇”平台,引领青年学生在交通运输科技大赛、“挑战杯”赛事等重大活动中担使命、作贡献。学生骨干成员覆盖率100%。
二是在社会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学院团组织认真筹划,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搭建实习实践平台,建立导师库,聘请专业导师、思政课教师、团干部、辅导员等担任实践导师,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授课小组”,当好学生实践“领头雁”,凝练形成“基地—项目—队伍—学生”的工作理念。两年来,指导学生深入基层一线33个地区开展实践,建立实践基地6个,获国家级、省级荣誉4项,凝练实践成果向多地政府交通部门作专题汇报,获“挑战杯”等多个赛事在内的国家级、省级奖项6项,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展现青春担当。
未来,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不断整合育人资源,加强与各部门工作协同,从资源、场域、模式、制度等维度系统谋划新时代共青团思政育人工作,让“大思政”体系发挥最大育人效能,引领青年学生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审稿:汤颖颖 网络编辑: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