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长安大学第三届数智创新高端论坛暨长安交通大模型1.0发布仪式在我校北校区北辰楼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由长安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承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深度学习专委会、长安大学理学院和未来交通学院协办。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陈志坚、副校长范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深度学习专委会秘书长徐龙出席论坛。开幕式由长安大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姚以亮主持。
本届论坛以“数智创新、赋能未来”为主题,汇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学院院长、新加坡工程院院士Fwa Tien Fang,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探月工程副总工薛长斌,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副总经理孙召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李建东等来自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学会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领军人物和国家级人才,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领域的痛点难题、前沿技术、创新思路与发展路径。
范文代表学校致开幕辞。他指出,数智创新高端论坛是长安大学持续打造的学术会议品牌,本届论坛是对国家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一流人才自主培育能力的重要举措。长安大学将“人工智能+”行动全面融入学校发展全局,深入实施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高端人才培育、学科交叉融合、高水平科技创新。此次发布的长安交通大模型1.0是学校探索“人工智能+交通”的最新成果,长安大学将继续锚定“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方向,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交通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在发布仪式上,陈志坚、范文、Fwa Tien Fang、薛长斌、孙召春、李建东、徐龙、长安大学理学院院长宋学力和数智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崔华共同启动长安交通大模型1.0。

长安交通大模型1.0发布仪式
徐龙为发布仪式致辞。他指出,长安交通大模型是长安大学在人工智能与交通工程深度融合方面取得的重要创新成果,包含隧道灾害应急管理、道路病害智能检测与科学养护决策、多模态语料增强三大子平台。该模型聚焦行业核心需求,将为道路安全监测、隧道应急管理、设施养护及交通决策提供关键技术支撑,系统化赋能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长安大学已成为交通部的交通大模型创新与产业联盟首批成员单位,长安交通大模型已成为联盟首批入围成果。期望长安大学继续提升“产学研用”协同效能,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创新生态,打造智能交通科技创新高地。
主旨报告环节由Fwa Tien Fang主持。徐宗本聚焦大模型核心理论痛点,从数学本质层面阐明了大模型智能涌现机制及判定原则等关键问题,为大模型技术突破提供有效的数学理论指导。薛长斌、李建东、孙召春等专家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深空科学探测、通信系统密集深度覆盖、公路交通数智化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做了主题报告。

徐宗本院士做主旨报告
分论坛期间,专家们围绕大模型关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等内容作了学术报告和专题研讨,与会师生就相关专题向专家们进行了咨询交流。会后,与会专家学者集体参观了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数智院创新技术转化成果及应用示范工程。

分论坛会场
我校党办、校办、规划处、科研院、人才办、数智院、理学院、未来交通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共180余人参会。
(审稿:崔华 网络编辑:和燕)